本文是对EVOLIO Marketing最新发布的《观众获取策略与挑战:展会主办方研究报告》深度解读。该报告于2025年7月在李普曼观众获取圆桌会议上正式发布,全面揭示了当前展会行业在观众获取方面的现状、挑战与机遇。
报告要点概要:
1、营销手段使用率与实际效果存在严重倒挂,99%的组织者使用邮件营销,但仅75%认为高效
2、寻找新观众(66%)和吸引高质量观众(54%)是两大核心挑战
3、67%的展会实现参会人数增长,57%提高了注册费用
4、53%的组织者已开始使用AI技术,平均节省18%的工作时间
5、AEO(答案引擎优化)正在取代传统SEO成为新的获客关键
报告揭示了AI应用的具体成效:
1、时间节省:平均每周节省18%的工作时间,相当于每周多出近一天的生产力
2、压力减轻:35%的用户表示AI"显著"降低了工作压力
3、效率提升:75%的用户在内容开发和沟通方面获得效率提升
详情参阅:破解展会邀观难题:深度解读2025年观众获取策略研究报告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化,贸易展览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从传统的产品展示和名片交换,到如今的数字化互动和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展会行业的变革不仅改变了参展商的策略,也对主办方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变革背景分析
1. 技术驱动的转型
现代展会的最大变化在于技术的深度融合。线索检索、AI智能推荐系统、实时线索同步等技术不仅提升了展示效果,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分析,为参展商提供了更精准的客户洞察。
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
从一次性材料到模块化、可重复使用的展示材料,这一转变反映了行业对环保责任的重视,也符合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客户体验的重新定义
从简单的产品展示到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协作空间和互动体验,现代展会更注重参观者的整体体验和深度参与。
今年夏天,C2蒙特利尔的主办方——推出了《GenXP》白皮书,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为体验设计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1、体验经济的演进与生成式体验的崛起
随着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从物质占有转向体验追求,体验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在这一背景下,生成式体验作为一种新兴模式,以其高度的参与性和共创性,成为体验经济的新引擎。
2、生成式体验的核心框架:五大支柱
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成式体验的五大支柱——世界构建、不可预测性与惊喜、有意义的参与、跨媒体层叠和活态IP。五大支柱的提出,为体验设计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国内会展业可以借鉴这一框架,从世界构建、惊喜设计、参与机制、媒体整合和IP运营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体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3、C2大会的体验设计创新举措
沉浸式环境构建:C2大会每年围绕不同主题,设计独特的沉浸式物理环境,如将仓库改造成未来市场,或在空中悬挂会议空间等。这些环境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视觉、听觉和空间布局等多种手段,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引导参与者进入预设的体验状态。
互动性和参与性设计:C2大会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和挑战,鼓励参与者积极投入,如“黑暗中的协作”体验。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体验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们让参与者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和成长,从而加深了体验的记忆点和影响力。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体验:C2大会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收集和分析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内容。例如,在Twitch合作伙伴峰会上,通过提前收集参与者的信息,设计了一系列个性化的惊喜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参与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推动体验设计变革的五个关键趋势
趋势1. 游戏、虚拟世界和基于位置的娱乐
趋势2. 创作者驱动的平台和用户生成内容
趋势3. 现场娱乐和体育
趋势4. 体验式旅行和个性化接待
趋势5.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详情参阅:体验式营销的未来:C2大会推出了GenXP体验设计框架
在全球展览业逐步恢复并超越疫情前规模的背景下,一份横跨8年的基于三千多场B2B展会数据的权威报告(2025 Channel Insights)显示:参展商满意度不仅在疫情后强势反弹,更是创下了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这一趋势背后反映的不仅是行业的韧性复苏,更揭示了展览业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
六大核心发现
发现一:参展商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发现二:参展目标达成率全面提升
发现三:经济压力催生智能参展策略
发现四:面对面连接价值空前凸显
发现五:灵活性与协作成为成功关键
发现六:技术赋能释放效率潜力
对主办方的六大建议
1. 深度理解参展商需求
2. 构建数据驱动的ROI证明体系
3. 设计多层次互动体验
4. 强化现有关系维护功能
5. 创新参与模式和定价体系
6. 前瞻性技术应用
对参展商的四大建议
1. 多元化激活策略
2. 专业化团队配置
3. 现有关系深化战略
4. 数据能力建设
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个重要信号:展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构。在数字化浪潮中,展览业不仅没有被边缘化,反而因其独特的面对面价值而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成功不会自动到来。主办方需要更加精准地理解和满足参展商需求,参展商也需要更加战略性地规划和执行参展策略。只有双方形成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展览业才能在这个"黄金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情参阅:横跨八年的数据研究:参展商对展会的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从AI生成的虚拟人类到数字防腐技术——科技为无限自我表达铺平道路。
在当今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中,美的概念究竟是走向无限美好的未来,还是滑向反乌托邦的深渊?美的面貌和人类身份认知的变迁,正在伦敦萨默塞特宫的最新展览"虚拟美容"中得到深度探讨。
三个展厅:从自拍文化到数字永生
第一展厅:数字自我呈现的演进
虚拟美容展览首先探索了现代社会对自我形象的痴迷,这种痴迷由数字创新驱动,包括社交媒体和如今无处不在的自拍文化。第一个展厅描绘了过去几十年数字自我呈现的发展轨迹。
第二展厅:突破美的界限
第二个展厅展示了艺术家们如何利用数字滤镜、AI、生物识别技术等工具突破美的界限,拓宽数字时代身份认知、性别、种族和人体形态的可能性。
第三展厅:数字永生的未来愿景
第三个展厅提供了未来主义的展望,艺术家们创造数字化身、3D扫描身体,并探索我们的身体在死后可能呈现的样貌。
虚拟美容展现象的深层意义
这场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作品,更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在数字时代,美的定义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传统的生理美学标准,到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的无限可能性,人类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美丽、什么是身份认知。
虚拟美容展所呈现的现象表明,未来的美将不再受限于生物学的约束,而是成为一个可以通过技术无限扩展和重新定义的概念。这种转变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自我认知,也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对美、身份和人性的理解。
来源:31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