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会展洞察
会展洞察
中美关税战再迎缓和,我国会展业下一步该怎么走?
时间:2025-08-14   访问量:1001


8月12日,商务部公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称,两国自当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同时,中方将采取或维持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中美关税战迎来宝贵的“休眠期”。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关税战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折射出国家间经济博弈的激烈程度,也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敏感神经。为深入探讨这一时代命题,《中外会展》杂志社特邀多位权威专家与青年学者,围绕“关税战对我国会展业的影响”展开思辨,通过跨领域、多维度的探讨,旨在为破解会展业发展困局提供新视角,探索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中美贸易战2.0时代”我国会展业的理性前行注入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814103640.png


洞悉背景:关税战的根源与演变




微信图片_20250814103647.jpg
储祥银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储祥银首先剖析了关税战的背景。他指出,关税战是中美贸易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历史,中美关系在特定时期曾相对平稳,但冲突自特朗普首次执政前后开始加剧,并延续至拜登政府时期,如今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关税威胁重现。更深层次看,关税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大国家——上升的中国与相对实力减弱却心有不甘的美国——进行大国博弈的关键一环,与科技战、金融战等相互交织。从更高维度审视,它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片段,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调整,新兴力量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平衡。


储祥银回顾了关税战的演进步骤:从初期双方试探性谈判(如医药关税“试水”),到美国漫天要价导致合作几近中断,再到当前美国转向对中国周边出口转口国家施压,关税战呈现出新的复杂形态。其核心根源在于争夺未来世界经济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他强调,尽管这是长期博弈,但无需过度担忧。中国通过“一带一路”、RCEP等多元合作,有效转移了部分加工产业,贸易结构得以优化。会展业历史上就是突破外部封锁的利器(如广交会),凭借智慧和创新模式,同样能应对当前挑战,服务产业突围。他建议会展业助力企业出海,实现从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跃升,达成多方共赢。


市场转向:出展与来展的新格局




微信图片_20250814103648.jpg
张雅竹

《出展世界》首席专家、远大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出展世界》首席专家、远大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雅竹从实务层面分享了观察。她明确指出,关税战对美国市场的冲击极为显著:中国企业赴美参展数量锐减,美国买家来华采购(如瑞安、台州汽配展)也近乎绝迹。面对困局,企业积极寻求转变: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在第三国生产再出口美国以规避关税;另一方面,大量原本专注美国市场的企业转向开拓非美市场,即“下沉市场”,以弥补损失。这一转向在数据上得到印证:非美市场的参展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来展方面,张雅竹观察到买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美国买家缺席,取而代之的是非洲、俄罗斯、中亚等地区的采购商。例如,台州汽配展迎来了加纳公使带领的代表团及马达加斯加买家,展会上讲俄语的买家也明显增多。这反映了非美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刚性需求正在上升。基于此,她认为会展业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是:在服务好坚持赴美参展企业的同时,大力开拓多元化非美市场。


张雅竹将潜力巨大的海外新兴市场划分为六大类:非洲(如尼日利亚,需求巨大,无生产能力);拉美(疫情后成为最大蓝海市场,距离远、成本高构成壁垒但利润可观);中东(如沙特,大规模基建带来建筑建材机遇);中亚及俄罗斯(“一带一路”区域,后市场潜力大);南亚(如巴基斯坦,汽车工业基础薄弱但需求存在);RCEP区域(全球最大自贸区蕴含巨大商机)。此外,“海外仓前置”模式在服务中小买家、满足碎片化订单方面也展现出活力。她总结道,关税战重创美国市场,却催化了其他区域的蓬勃发展,会展人需敏锐洞察行业需求,服务企业开拓新市场。


应对之道:主办方的策略与行动




微信图片_20250814103649.jpg
周鸣涛

中冰展项目总监、北京龙品锡展览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中冰展项目总监、北京龙品锡展览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周鸣涛聚焦会展主办方的应对策略。他承认冲击存在,并给出具体建议:首要的是避免无谓价格战。在成本高企的一线城市办展,降价不仅难以提供优质服务,还可能吸引低质展商(“展虫”),损害展会品牌和质量。他主张宁可空置展位也要维护展会品质。


其次,要主动出击,深度了解客户需求。不能依赖展会过往名气坐等客户,必须深入行业前沿,成为专家。例如在食品行业,需掌握各细分领域动态、企业分布和产品特点。通过主动走访企业,精准把握其需求——是寻求买家对接、品牌曝光还是其他增值服务(如为蒙牛、伊利等大企业提供媒体宣传),从而提供定制化服务,巩固客户关系。维护老客户至关重要,高复购率是展会成功的基石。他分享了通过专业建议、增值服务(如策划经销商大会)将客户合作规模从9平方米提升至200多平方米的成功案例。


周鸣涛同样强调了助力企业出海的重要性。面对国内市场内卷,会展主办方可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协助打通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渠道;组织国内经销商与当地市场对接、考察;甚至帮助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办理出口手续(通常1-2个月可完成);开发港澳台地区市场(如更换繁体包装)。出海办展也是一个选项,马来西亚因其政策友好、华人经济影响力大成为较理想的起点。


此外,深挖国内市场潜力不容忽视。他特别提到国内西南、西北地区(如新疆喀什)作为连接中亚的枢纽,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下购买力逐渐形成,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会展业应积极拓展这些区域市场,实现渠道下沉,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最后,周鸣涛建议同行:优先考虑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出海;同时深耕国内潜力区域;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坚定信心。


结语:理性前行,开拓新局




三位专家的见解共同勾勒出关税战背景下中国会展业的挑战与机遇。挑战在于传统欧美市场的萎缩与竞争加剧,机遇则蕴含于多元化的新兴市场开拓、服务模式的创新深化以及对国内潜力区域的挖掘。


毕竟,这个世界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特朗普的不确定性。会展业作为连接产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需以更前瞻的视野、更主动的姿态、更专业的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关税壁垒影响,探索品牌出海新路,同时深耕内需沃土。在“百年变局”与“中美贸易战2.0时代”的交织中,中国会展人凭借智慧和韧性,定能为行业和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开辟新的航程。


来源:中外会展CICE

上一篇:当“伪身份”成为座上宾

下一篇:没有了!


深圳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755-82880185 、82880186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

技术支持:TIANRUI

技术电话:400-806-5336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212915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