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车企承诺60天结账,有没有做到的?
那些主要做车企活动的会展公司、event公司,
除了最高长达450天账期带来的巨大痛苦,
还有一个敲骨吸髓的钻心的痛。
公关活动公司需要一个崭新的兵种,不是设计创意、AI。
账期450天,这钱要得回来吗?
服务车企的会展公司、公关活动公司有些毛利率很高,有的很低。
但或多或少,都普遍面临共性的问题,即:欠款。
最近,上市的会展公司、公关活动公司纷纷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得以让我们看到这些上市公司的喜怒哀乐。
有的日子好得很,比如总部在深圳的这家。
这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猛增75.5%!这个增幅惊人,主要得益于车展及品牌主题展项目量增加。
有的今年上半年就不高兴,主要就是毛利率低。
毛利率只有9.4%,远低于会展服务业20%左右的平均水平,感觉是在“低价抢单”,反映在利润上,“归母净利-443万元”,好在跟去年同期比,“同比减亏13.1%,但扣非后亏损额与归母几乎一致,主业依旧亏损。”
必须说说会展、公关活动公司最大的头疼:应收款。
看下面截图,是另一个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应收款能让人吓一跳。
“周转天数高达450天(年化)”!一年才365天啊。
这个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都是知名大车企,奔驰、吉利、领克等,但这些大企业无一例外压款,导致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5,242万元”,经过不懈努力,比年初降了47%,但周转天数这个数字还是太吓人了,万一车企那边负责人换了,这钱能要得回来吗?
行业平均水平多少呢?
180-240天。
一不小心,240天就是一整年要不到钱。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再看另外两家上市公司的心头之痛。
迪链、银行票据汇兑都让这些做车企活动的公司崩溃。
你要做比亚迪的生意,就得接受“迪链”
迪链是比亚迪旗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核心功能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比亚迪对其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欠款)转化为可拆分、可流转、可融资的电子债权凭证。供应商收到迪链后,能快速(呵呵)融资或支付给自己的上游企业,从而盘活资金(呵呵),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现金流(呵呵)。
6月车企的集体承诺,做到了吗?
今年6月,包括东风、一汽、广汽、比亚迪、小米、小鹏等N多车企纷纷表态,承诺“践行社会责任”,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当时有一个背景: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有数据显示,16家上市中国汽车公司的应付账款平均天数是182天,接近国际汽车公司账期的两倍。
表态归表态,但实际做到了吗?
显然没有,于是,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
于是,再一次,9月15日当天,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十余家主流车企纷纷表态,承诺严格执行60天内账期支付原则,规范供应商款项结算流程。
想知道有人真能做到吗?
是车企故意而为之,还是真做不到?
好问题。
会展BEN向一位乙方资深人士打听,车企有没有故意设置很多门槛,目的是为了拉长账期、达到变相不及时付款的目的?
他很肯定地说:
(车企)初衷都是为了合规,因为有审计的监管,财务的监管,采购和业务端都为了避嫌,所以就层层加码,会把核销材料的制作弄得无比复杂,审核也变得无比复杂。我倒没觉得他们是故意这样做,但实际的结果就是这样。
60天账期指的是你(会展公司、公关活动公司)给我车企开票,那我车企从开票日期开始算,60天给你付款。
但问题是:车企的活动结束,然后乙方公司开票,开票之前有个确认的环节,车企要是迟迟不确认,就没辙了。这中间可能是个无比漫长的审核过程,一年也是他,一个月也是他。
到底是不是车企故意而为之?
打听下来,不是,而是因为车企登峰造极的要求:
现在车企核销材料之复杂,审核过程之变态,细节要求之苛刻,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会展公关活动公司需要新兵种,不是AI
现在,公关活动公司、会展公司大量优秀的人才在干什么事呢?
不是创意,不是设计,不是传播,不是AI。
这个新兵种就是:懂核销规则,掌握核销技巧,合理变通,胆大心细,整天趴在电脑前,做核销材料。
这些优秀的人才,聪明才智都用来干这些啊!
来源:会展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