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冲击会展业
波及面广 影响巨大 挑战增多
在商务会展活动中,酒水供应、酒品品鉴等颇为常见。新规实施后,酒类总体需求大幅减少,相关环节规模缩减甚至取消,这对会展业不少业务板块造成直接冲击,而且比较显著。
从活动策划看,一些会展活动习惯于将豪华宴请作为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搭配高档酒水而营造奢华氛围。如今,用餐标准被严格限定,海鲜盛宴、高档酒水被取消,自助餐、家常菜成为“新宠”。这就改变了活动的餐饮风格,也使吸引力和策划难度显著变化。从服务层面看,参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工作会议不得摆放花草、不得制作背景板、不得发放纪念品。这意味着在服务甲方的工作会议时,现场花草,用鲜花装点的签到处与主席台,需让位给简约的桌签和电子屏幕;耗费巨资设计的巨型 LOGO 墙、3D 立体造型等背景板,都要换成更环保、可重复使用的循环材料。这使得服务公司要重新调整内容和成本结构。
会展行业的收入模式也受到挑战。以往,会展活动中的酒水赞助、相关展位租赁等内容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随着禁酒令的实施,这部分收入大幅减少。会展活动规模受限,参展企业数量减少,展位租赁收入、广告收入等相应下降。
因而,有位资深业界人士认为,新版“禁酒令” 对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需求塌方、预算腰斩、文化转向、供应链断链、人才流失,甚至将本次冲击力强度预估为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叠加,且政策不可逆,而且行业需在18个月内完成再定位。
会议服务公司首当其冲
内容、模式、结构都要调整
分析行业上中下游,会议公司在“禁酒令”中的影响“首当其冲”,分析如下:
首先,高度依赖政务及商务活动订单。在公司业务中,政务及商务活动订单比例较大。在政务活动中,会议、培训、研讨会等活动频繁,活动的餐饮、场地布置等都有一定的酒水需求和较豪华的布置要求。商务活动方面,新品发布会、客户答谢会、商务洽谈会等常会设置酒水环节以促进交流和合作。禁酒令出台,政务活动预算大幅缩减,活动规模和频次减少,商务活动更注重成本控制,减少了不必要的酒水开支和奢华布置,这直接导致服务公司订单量急剧下降。
其次,长期形成的服务模式相对单一。会议公司长期以来服务模式相对固定,主要围绕传统会议流程和活动形式展开,如提供标准化的场地布置(包括大量使用鲜花、制作精美的背景板等)、搭配高档餐饮(包含各类酒水)及安排常规的会议议程等。单一的服务模式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快速调整以满足客户新需求。但是,综合性会展企业可能拥有展览策划、场馆运营等多元化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而专注于会议服务的公司则面临重重困难。
最后,成本结构难以快速优化。在成本结构中,人力成本、场地租赁成本、物料采购成本等占比较大。在人力方面,公司需雇佣一定数量的策划、执行、服务人员等,且专业技能培养需时间和成本。在场地租赁方面,高端会议通常会选择在星级酒店或专业会展场馆,租金较高。物料采购上,以往为打造高品质会议效果,会采购大量鲜花、定制化的材料等。禁酒令一下,业务量减少,但这些固定成本难以在短期内迅速降低。例如,公司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场地租赁合同有固定期限,物料库存难以快速消化,这使得公司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常规分析中,“会务+餐饮+酒水返利”的“三驾马车”中,后两项占毛利60%以上,禁酒令直接砍掉三分之二。
会议服务公司花式自救
多方调整争取创意突围
面对 “禁酒令” 的冲击,会议公司却可通过精准施策实现创意突围,在政策框架内开辟新发展路径,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是加强技术模式重构。会议公司可将重心从酒水相关服务转向多元场景开发。以往依赖的酒类品鉴会、高端酒水赞助等业务被 “无酒社交” 场景替代,如打造茶歇交流区,用定制茶饮、特色点心搭建商务沟通平台。针对政务会议需求,推出 “简约而不简单” 的服务套餐,用非遗手作茶点、地域特色小吃替代高档酒水,既符合节俭要求,又融入文化内涵。同时开发 “会议 + 文化体验” 模式,在会议间隙安排非遗技艺展示、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会议吸引力。
二是以技术赋能破解困境。会议公司正在引入智能餐饮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控餐食分量,在避免浪费的同时降低成本。采用数字互动技术替代传统宴请社交,开发会议专属社交小程序,参会者可通过线上预约洽谈、电子名片交换等功能拓展人脉,弥补无酒场景下的社交空白。3D 投影技术被用于场地布置,用动态光影效果替代豪华背景板,既缩减物料成本,又营造科技感氛围。
三是服务升级聚焦体验感与合规性平衡。组建政策解读团队,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规避酒水相关风险,确保方案符合 “禁酒令”相关细则。餐饮服务端要设法推出 “营养化 + 个性化” 方案,聘请营养师定制健康套餐,标注食材来源和营养成分,用品质感替代奢华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根据客户反馈实时调整服务细节,如针对商务客户需求增加低糖餐食选项、优化茶歇补给频率等,通过精细化服务提升满意度。
这些针对性措施仅仅是其中的部分而已,当下更多的会议公司正在积极施策,设法在政务会议、合规商务活动领域扭转局面,使市场份额不出现明显下降。随着模式不断成熟,会议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酒水消费的路径依赖,转向以创意、技术、服务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还有,尽管“禁酒令”如此严重地影响会议服务公司的发展,却也有公司总经理在调研中信誓旦旦地说,“其实这对我们没啥影响,我们从来不要求员工通过应酬的方式增加单位业务,我们的利润在这种状况下不会有明显的减少!”因而,会议服务的实际情况仍要仔细分析,这样的政策并非同等程度地对不同公司起作用。不过,多数会议公司是受到明显影响的。
所以,禁酒令不是“暂停键”,而是“升级键”。会议公司若能以18个月(参考数据)为周期完成“去酒精化”叙事、产品、组织的三重迭代,就能把政策危机转化为行业洗牌后的第一梯队门票。从另一角度看,也请业界别过于夸大其影响,将精力集中到自身的核心业务上,继续奋勇前进,终究“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谓的埋怨与主观归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调整思路积极开拓才有更好出路。
来源:生态会展 明说生态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