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的两组统计数据,真的以为是假新闻。
这几天,我们注意到两条消息。
一条来自“南边”,是广交会继续执行展位费减半的政策;
另一条来自“北边”,是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餐饮和住宿业的收入和利润都在往下走。
一南一北,地理上相隔千里,但释放出的信号却出奇地一致。
做会展活动的朋友,你有没看到这两条消息?
如果你看到了,心里头有没有咯噔一下?
如果还没看到,那我们这就帮你快速捋一捋。
南:广交会展位费减半
广交会对中国外贸企业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
它不仅是中国外贸的“风向标”,更是许多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阵地。正因为如此,展位费的政策变化,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经营环境。
即将举办的第138届广交会继续执行展位费减半的政策。
从我们查到的信息看,第137届广交会开始,出口展展位费就减半了。
换句话说,从那一届起,有关方面就意识到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降低展位费肯定是受人欢迎的。
到了第138届,也就是即将举行的这一届,这项政策不仅延续,还明确写出了:出口展参展企业展位费减半,乡村振兴等展区企业全免,线上展也免费延长半年或赠送半年。
早些年的广交会,企业还在为“抢一个好展位”而挤破头,那么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广交会,中国第一展,展位依然稀缺,并且会继续稀缺,但一些企业也是有点儿为难的吧:不是不想参展,而是心里在盘算,参展不易,要花不少钱,参展能不能真换来订单?
因此,展位费减半,是顺应企业的需求,呼应了企业的关切,是一个善举。
对于我们会展人来说,这条消息释放的信号很明确:
主办方在想尽办法为企业减负。
很多企业左右为难,想参展,但把展位费视为不小的负担,兜里的银子不够多。
大环境的压力,已经实实在在传导到展会的前端。
北:消费端的寂寞
再看“北边”的数据。
一开始看到,以为是假新闻,但竟然是真实的。
北京市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字里,有两组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组是住宿和餐饮业的情况。
2025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合计5135家,营业收入737.8亿元,同比下降3.7%。
更扎眼的是利润:总利润只有2.47亿元,同比下降67%。
其中,住宿业的利润很难看,1613家企业一共才赚了不到6000万元,同比大降92.9%,平均每家还不如一套小公寓的租金。
餐饮业稍好一些,营业收入下降2.3%,但利润总额还有1.8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亏损算是“止血”了。
第二组是消费市场整体的社零数据。
今年1-8月,北京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1亿元,同比下降5.1%。
其中,汽车类下降19.4%,通讯器材下降26.2%,文化办公用品下降11.9%。这些品类下降幅度不小,说明消费者的钱包收紧了,尤其在大宗消费上更谨慎。
这些数字放在报告里,或许只是几行不起眼的统计,但......
信号的背后
把这两条消息放在一起看,其实是“一南一北”的呼应。
南边是外贸企业展位费的压力,北边是消费端需求的低迷。
前者说明企业“开源”难,后者说明“节流”多,两头挤压之下,整个会展活动业都会感受到丝丝凉意。
对主办方而言,客户参展的ROI要求会越来越严苛,哪怕展位费减半,他们也要再三掂量。
对搭建、物流、舞台灯光、餐食、差旅这些服务商供应商,客户可能会盯得更紧,用力砍预算、压成本。
很多做会展服务、MICE服务的企业都在说,客户今年同样的展台、同样规模的活动,今年预算给一半,但效果要跟去年的一样好。
一个提醒
你我都不喜欢听“市场不好”的话,有人多次说会展BEN你不要尽说一些让行业泄气的话和信息,自媒体也应该给大家鼓劲儿。
但从广交会到北京消费数据,这两条消息摆在一起,我们心里肯定能感知到一些东东的。
冒着被大咖、行家骂的风险,我们忍痛发一个提醒:
市场需求不足和不确定性,是真实的。
客户会更加砍预算。
我们这一行,能第一时间感觉到客户的心气儿和兜里银子多少的。
数据不会骗人,信号不会骗人。
来源:会展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