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会展洞察
会展洞察
会展企业出海既是被动,也是大势所趋
时间:2025-10-11   访问量:1005


近年来,国内会展业在多重压力下步入调整期:经济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参展意愿下降,同质化竞争加剧引发“内卷”,叠加部分行业展会招商困难、延期取消频发,行业生存空间持续承压。在此背景下,“出海”成为会展企业寻求破局的关键方向。从越南到马来西亚,从东南亚到全球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主办方、服务商通过海外办展、国际合作、海外招商等方式拓展版图,试图在全球化浪潮中开辟新增长极。然而,海外市场并非坦途。文化差异、政策壁垒、本地化运营难题、国际竞争压力等问题接踵而至。部分企业凭借精准定位与资源整合成功落地,也有项目因缺乏前期调研折戟沉沙。出海究竟是“危中寻机”的必由之路,还是“水土不服”的高风险尝试?中国会展企业的国际化能力是否足以支撑长期发展?


微信图片_2025-10-11_105131_243.jpg
陈大治

北京华展博览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作为北京国际广印展的主办方,北京华展博览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大治告诉记者,公司不久前在泰国组织了一场广告行业的专业论坛,这是公司首次在海外举办行业论坛,主要内容为组织国内头部企业与泰国当地商协会、头部企业直接对接,并同期参观当地广告展。此次活动共有80余家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参与,参会人员普遍反馈增长了见识,直观了解了当地市场状况,与当地企业的互动交流取得良好效果。在日前的采访中,陈大治向记者分享了公司出海的心路历程与期间的思考。


会展企业出海的初衷




会展企业出海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布局?面对记者的这一提问,陈大治坦言,客观而言,公司初期出海带有被动性。前几年国内会展市场(包括广告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依托行业红利即可实现业务饱和,并无迫切出海动力。当前国内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广告行业作为传统加工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客户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迫切。


“我们作为服务行业的展会平台,需与客户共成长,因此加大出海力度,这是被动应对市场变化的体现。但主观上,我们认为出海是必然趋势。尽管海外拓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方向是正确的,即便有压力也需坚持推进。”陈大治表示,未来出海将成为公司长期战略。


谈到公司出海发展的目标,陈大治表示,公司出海的核心目标是伴随客户品牌共同出海,通过与海外有实力的会展组织方合作,为当地展会赋能,同时助力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此过程中获取会展公司的合理利润。“关于北京国际广印展的品牌出海,我们已有长远规划,目前正积极寻找合适的海外合作方,未来不排除在海外举办分展会的可能。”他说道。


微信图片_2025-10-11_105132_362.jpg

▲陈大治在泰国参与的广告行业交流活动


企业负责人“肉身出海”是第一步




当被问及出海需要做哪些准备时,陈大治表示企业负责人“肉身先出去”是最重要的。“关于出海,企业需从口头规划转向实际行动。我们观察到,90%的客户对于出海仍停留在想法阶段,尚未付诸实践。企业负责人需亲自走出去,实地考察海外市场、结识当地伙伴、了解市场状况,这对判断企业是否适合出海、选择何种赛道至关重要。”陈大治说道。


此外,陈大治还谈到了企业出海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是客观评估企业自身适配性,比如抗风险能力是否足够。部分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适应海外市场波动,需谨慎判断出海可行性。二是资源的平衡。以广告行业为例,行业中多为小微企业,企业负责人精力有限,需平衡海外拓展与国内现有业务,避免顾此失彼。三是团队及个人精力。出海开拓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还是员工,均需协调海外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四是需充分借鉴先行者经验。为了避免“踩坑”,企业出海前可以与已出海的华人企业或先行企业加强交流,了解潜在风险,避免重复犯错。


据陈大治观察,国内企业出海多遵循“三步走”原则:第一步是进入东南亚市场,这里地缘相近、政治友好、文化认同度高,且华人众多,易获取消费认同,是品牌出海的“第一站”,操作难度最低;第二步是进入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如中东、南美、中亚及东欧市场,这些国家对中国政治理念认同度较高,贸易合作基础较好,是后续拓展的重要方向。第三步是欧美日韩市场。作为高度发达市场,这些地区对产品品质与营销方式要求严苛,且受贸易战、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进入难度高。除非企业原有欧美客户基础,否则不建议贸然挑战,待前期市场稳定后再逐步突破。


微信图片_2025-10-11_105133_293.png

▲北京国际广印展现场


出海需深度绑定客户行业




陈大治认为,当前中国品牌出海正处于关键阶段,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期。过去中国外贸多以产品出口为主,如代工、来料加工等,品牌较少进入世界主流舞台;而如今,以华为、TCL、小米为代表的成熟品牌正成规模进军海外市场,通过品牌溢价获取超额利润,摆脱产业链中下游的低利润困境。国内各行业竞争激烈,核心原因一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二是消费者对多数产品辨别力较弱,仅头部品牌能凭借品牌价值实现高价销售。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利润率走低,海外市场成为企业获取更高利润的重要方向。会展行业作为服务业,出海核心是为国内品牌出海提供配套服务。陈大治表示,以往那种“中国商品展”模式已显落伍,易导致国内品牌在海外相互竞价,形成“海外内卷”。未来更应聚焦服务国内品牌参与海外成熟展会,提供展位设计搭建、参展咨询、人员行程安排等服务。


陈大治谈到,会展企业出海应深度绑定所在行业客户,精准对接需求。“我们会充分与行业内客户沟通,明确其出海痛点与需求,再带领头部企业共同出海。过程中,我们不仅以‘会展人’身份参与,更以‘行业人’视角切入,凭借中立立场与多企业走访经验,更全面地观察海外市场,回国后将总结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国内企业,帮助其少走弯路。”陈大治同时指出,出海形式无需局限于办展会,可灵活采用论坛、会议、招商会、考察活动等多种形式。他认为,只有真正助力行业企业发展,才能增强客户对主办方的依赖与信任,进而保障出海实效。


来源:中外会展CICE


深圳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电话:0755-82880185 、82880186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

技术支持:TIANRUI

技术电话:400-806-5336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2129154号    网站地图